为了守护游客和建筑安全 泉州洛江仙公山新增避雷设施
洛江区仙公山因地势较高,为守景区内的护游建筑物、监控及电器设备常因雷击受损。客和近日,建筑记者了解到,安全景区山顶建筑正在增设一批避雷设备,泉州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。洛江雷设
日前,山新施记者来到仙公山山顶看到,增避10多栋殿、为守楼、护游亭相邻,客和形成颇为壮观的建筑建筑群。在多栋建筑上方,安全工人们忙着架设避雷设施。泉州仔细观察可以看到,不少建筑屋顶上都架起了由中心向四周延伸的铜棒,犹如为屋顶装上了“保护罩”,建筑下方拖着一条套着醒目黄色绝缘套的铜排。
据仙公山风景区工作人员介绍,仙公山海拔700多米,山顶的建筑及监控曾几次因雷击受损。为了守护游客和建筑安全,今年6月份,他们聘请专业团队在景区三座大殿及多处建筑物加装避雷设施,预计本月中旬可全部完工。
那么,这些设施是如何达到避雷效果的呢?据此次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庄镜源介绍,避雷的原理主要是先吸雷和引雷,最后再分散雷电。庄镜源解释,建筑上方架设的铜棒即为接闪带,能在雷雨天起到吸引雷电的作用。雷电被吸引到铜棒上后,会顺着紧贴建筑的引雷线和地上的引雷带,引到地下的接地装置,最后被分散掉。
不仅如此,他们还将采用智能设备来监测雷电。庄镜源表示,他们会在每栋建筑上加装智能雷电监测设备,这些仪器可自动监测山顶雷击频率和强度并传送到后台数据库。这些数据不仅可供后期调整避雷设施,还可让景区管理方发布针对性的防雷提醒,进一步保障游客安全。
记者了解到,除了仙公山,晋江紫帽山凌霄塔也曾因雷击受损。那么,什么样的建筑容易遭受雷击?防雷时又该注意哪些事项?
庄镜源表示,一般来说,海拔较高或处于平原地带或孤立的建筑都较容易受到雷击。如果同时满足这些条件,遭受雷击的概率将大幅度提升。目前保护建筑免受雷击较好的方式依然是加装避雷设施。
市民如果在户外遇到雷雨天该如何避雷?庄镜源提醒,应该尽快进到屋内或车内并关好门窗躲避。记得不要在树下或孤立的高楼、电线杆、广告牌等建筑下避雨,不在河里游泳或划船;不可触碰金属物品,避免使用手机。(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杨泳红 林劲峰 文/图)
- ·4岁娃肝衰竭急需换肝救命 永春“90后”新婚期捐肝救侄儿
- ·永辉超市泉州浦西万达店8月29日调改开业
- ·为了守护游客和建筑安全 泉州洛江仙公山新增避雷设施
- ·全国首创“戏剧盲盒”观演模式 《偶遇世界·因为刺桐》开演
- ·主场2:3憾负德州!滨州队结束本赛季齐鲁超赛征程
- ·泉州惠安 “惠女IP”解锁崇武古城特色商街活力
- ·泉州市史上最长消费季即将在中山路启幕
- ·全国首创“戏剧盲盒”观演模式 《偶遇世界·因为刺桐》开演
- ·第十八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所有场馆将于2020年3月完工
- ·索马里“青年党”袭击首都一监狱引发爆炸
- ·麦德姆登陆广东 登陆风力14级
- ·德化陶瓷首个图形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
- ·零封对手!泸州门将范德顺一战“封神”!
- ·欢庆多彩假日 乐享幸福生活
- ·泉州创新机制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生态 今年已补助数字经济项目44个
- ·台风红色预警生效 广东湛江进入特别紧急防风状态